村网通总站 原村 169533.nync.com 欢迎您!
3月4日,国家卫健委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《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七版)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第七版诊疗方案》)。
1. 传播途径:新增“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病毒,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”。
2. 病理特征:根据目前有限的尸检和穿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,新增肺脏、脾脏、肺门淋巴结和骨髓、心血管、肝胆、肾脏等的组织病理学描述。
3. 临床表现:新增儿童及孕妇临床表现特征,「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,表现为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、呼吸急促」。「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产妇临床过程与同龄患者相近」。
4. 诊断标准:新增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IgM 和 IgG 抗体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。
5. 疑似病例排除标准提高:除沿用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(至少间隔为 24 小时)标准外,新增「且发病 7 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IgM 和 IgG 仍为阴性」,方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。
6.临床分型:新增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型判定指标;增加了重型、危重型临床预警指标。
7. 抗病毒治疗:基本沿用第 6 版的推荐意见,降低磷酸氯喹剂量和疗程,强调了对孕产妇妊娠安全性关注,增加“对孕产妇患者的治疗应考虑妊娠周数,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,以及是否终止妊娠后再进行治疗等问题,并知情告知”;强调心脏疾病患者禁用磷酸氯喹
8. 免疫治疗:新增对托珠单抗治疗双肺广泛病变及重型患者治疗的推荐;增加免疫球蛋白用于儿童重型、危重型病例的推荐。
9. “解除隔离标准”改为“出院标准”:鉴于有少数出院患者出现核酸检测复检阳性的问题,为加强对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隔离,将“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”改为“应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”。
粪-口传播主要是指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等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,然后又进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。
粪便及尿液如何形成气溶胶?早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,钟南山院士就提到:“新冠病毒并不是因为消化道吃进去感染,而是粪便等污染物滞留在下水道干了以后里面还带有病毒,经过鼓风吹到空气中以后,气体再被人吸入(也可以叫它气溶胶),就产生了感染的风险,这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。”
气溶胶虽然狡猾,但近日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所开展相应的传播实验,提示气溶胶传播要同时满足密闭空间、较长时间、高浓度病毒这三个条件,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当中,传播的可能性很小。
尽管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路径,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的表兄弟SARS病毒,在人的粪便、尿液中至少能生存1-2天,在腹泻患者粪便甚至能生存4天,新冠病毒的排泄物传播威力依然不容小觑。
1.家庭管道设备常检修
保持渠道畅通及没有渗漏,定期注水进下水道排水口内,发现有反水、漏水的情况,及时检修。
2.消毒要科学
环境与物品表面:每周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%酒精消毒液消毒1-2次,疫情高发地区增加消毒频次。
餐饮具和奶瓶:每次使用前,煮沸15-30分钟或高温消毒
3.消毒要科学
被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、粪便等污染的物品:清洁污染物后,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。
厕所墙壁、地面、水龙头、门把手、马桶等物品:每天可使用有效氯500mg/L消毒剂溶液擦拭,作用30分钟后,用清水冲洗或擦拭干净。
4.如厕讲卫生
厕纸放马桶里冲走,不将厕纸放入垃圾筒,尤其是没有盖子的垃圾箩。
盖上马桶盖再冲水,厕所加强通风换气。
5.清洁要勤快
家庭成员之间,不共用生活用品,保持家居、餐具的清洁,勤洗、勤晾、勤晒毛巾、衣服、被子等。
6.保持手卫生
出门不乱摸,回家要吸收。
咳嗽、打喷嚏后,触碰门把手等公共物品后,准备食物的前、中、后,餐前餐后,便前便后,护理患者以后,接触动物或处理粪便后,都要洗手。
7.洗手要正确
如果手部有明显可见的脏污,使用洗手液与流水洗手;
如果脏污不可见,使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,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。
手避免接触口、眼、鼻,尤其是未洗手前。
8.生熟要分开
烹饪食物过程中,生熟食物分开处理,水要烧开,食物彻底洗净、煮透。
9.用膳荐分餐
倡导分餐制,多人一起用餐时,使用公筷、公勺。
春天来了,国内新增病例持续走低,我们离摘口罩正常生活还有多远?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表示:只要整个国家的所有人,大家能够团结起来,把疫情防控作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做,这个病的可防可治就做得到,相信4月底基本结束战斗。
一起努力,坚持做好防护,等疫情结束,回武大看樱花,再吃碗热干面。